BIM技術助推上海國企創新轉型BIM技術助推上海國企創新轉型
浦東陸家嘴地區,聳立的上海中心已經成為上海又一張城市新名片,一項項紀錄在建設過程中不斷誕生,而這些紀錄的背后,是科創對于建設的有效支撐。在上海建工集團董事長總裁杭迎偉看來,互聯網+建筑無疑是上海建工正在探索并將持續前行的道路。
BIM技術、3D打印、三維掃描、建筑機器人的融合運用已經在建工各重大項目中得到應用,通過互聯網,掌握BIM、遠程監控、虛擬施工等現代信息技術的“現代魯班”,在工地現場的BIM工作室里,對涉及的所有專業分項設計圖紙,都可以三維模型的方式錄入電腦,合成在一起。哪里碰撞了,哪里銜接不到位了,一目了然,避免了“返工”。
據悉,去年上海建工在科技研發方面投入超過25億元,科創給上海建工的發展提供了非常明顯的前導作用,通過產學研用一體的機制,投入轉化為實際的生產力。
如果說互聯網+建筑與百姓的日常生活還有些遠,互聯網汽車則是實實在在可以感受、觸摸得到的互聯網+項目。在六月份舉行的2014年度股東大會上,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透露,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合作推出的互聯網汽車將在2016年10月投放市場,這一即將到來的階段性成果某種程度上得益于上汽集團此前在創新方面的一系列鋪墊:在集團層面成立前瞻技術部,在美國硅谷設立風投并推出相關創新基金,將“容錯機制”寫入了公司章程,以系統的制度和流程來保障容錯機制的實施和效果。市場的反饋也對這些措施給出了積極的回應:在行業整體形勢趨緊的前提下,上汽集團憑借轉型發展繼續保持著市場占有率第一。
基于上海已有的產業基礎,上海建設科創中心將重點發力于一批重大戰略項目,布局一批重大基礎工程,而在科創22條中提及民用航空發動機與燃氣輪機、大飛機、北斗導航、智能電網、智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國企大都已經積累了較為雄厚的實力。據了解,2015年,上海市國資系統企業計劃投資3545.62億元,其中80%聚焦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等4大領域。
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國資委主任徐逸波表示,國資委關于鼓勵和支持本市國有企業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已經形成,并聽取了企業和相關方面的意見,近期有望出臺。這一細則圍繞建立創新為導向的考核評價體系等9個方面列出了相應措施,對三個視同于和一個單列、國資收益支持技術創新、容錯機制、高新技術企業實施張江股權激勵等方面作出了細化的規定。其中,國企'一把手'任期制契約化管理的相關考核里,關于科技創新方面的權重將有明顯的提升,徐逸波透露。【來源:中國經濟網】